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徐冬梅驻村扶贫纪事

来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31 18: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个人理想与组织需求相契合时,那叫幸福!” 2018年10月17日,是中国第5个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贫日。 这一天,由中共中央、国务院组织开展的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

“当个人理想与组织需求相契合时,那叫幸福!”

2018年10月17日,是中国第5个扶贫日,也是第26个国际消贫日。

这一天,由中共中央、国务院组织开展的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和颁奖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共有99位个人和40个组织获此殊荣。其中,九三学社社员、安徽省行政学院副教授、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王寨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徐冬梅,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

她的扶贫故事令人动容。

“我是研究农业的,应该到农村去”

2017年4月28日一大早,安徽行政学院举行了一场隆重而简朴的欢送仪式,欢送徐冬梅等4位扶贫干部启程奔赴脱贫攻坚一线—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王寨村。

此时的徐冬梅,手捧鲜花,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幸福微笑。

说起这次驻村扶贫工作,那可是她费了很大的劲,经过多次申请才争取来的。

2014年徐冬梅第一次申请去农村,领导认为她所在部门工作任务繁重,离不开人。后来她再次申请,领导说去农村只要一个第一书记,她不是中共党员。再后来申请,领导说她是一个处级干部,到村里挂职不合适,甚至说她年纪大了,还是再等一个短期挂职机会吧。

徐冬梅(右)走访贫困户

2017年4月25日下午,快要下班了,徐冬梅所在部门的支部书记告诉她一个紧急通知,说这两天学院要动员支部党员报名去贫困村扶贫,时间3年。她一听,马上说:“我去。”书记笑着一口回绝:“你不是党员,不够格!”她一听急了,当晚就找到学院党委副书记汪刘送。汪书记说:“这事要提请党委会批准。”她感觉这事有点难,为了不像前几次那样又黄了,她只好硬着头皮打电话给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专职副主委张腊梅,请求支持和帮助。张主委与学院党委书记吴良仁又做了沟通。

2017年4月27日傍晚,徐冬梅接到学院党委的通知:请于4月28日早晨6:30去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王寨村报到。终于可以去农村扶贫了,她兴奋极了。

许多人不理解:一个女同志,年纪不轻了,又不是共产党员,非要去贫困的农村干什么?

其实,多年来,作为一名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心系农村,情系农民,徐冬梅最大的心愿是到农村去,为更多的贫困群众做点实事。但她一直生活在城里,对农村生活并不是很熟悉。以前给大学生讲课,讲的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课程。学院成立农业干部培训部后,让她给全省县长们讲一讲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讲一讲政府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作用。接到授课任务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去农村调研。调研当中,各级政府安排人员详细讲解各种问题,她也走马观花地看了几个村落,但她心里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她对农村的现实状况不能深入把握,也来自于走访调研当中看到安徽农村,尤其是皖北农村的老百姓实在是太穷了。没有知识,没有技术,甚至没有眼光,他们真的很需要帮助。尤其触动徐冬梅的是2014年山东兰陵蒜农事件。2200吨大蒜被韩国退回,1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压得农民们喘不过气来。她觉得作为一个研究农业农村经济的老师,不能只站在培训讲台上,还应该到农村一线,面对农民,手把手指导他们。所以徐冬梅才数次申请去农村。

这次驻村扶贫工作,圆了她多年的梦。

当帮扶队的车辆驶出合肥,驶向王寨村时,徐冬梅在微信朋友圈里激动地写道:“当个人理想与组织需求相契合时,那叫幸福!”

王寨村:从灰黑色到亮白色的转变

地处偏僻的王寨村是安徽阜阳市颍泉区伍明镇两个未脱贫的贫困村之一。年逾半百的徐冬梅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22个自然村,走村串户、踏访田间地头,摸实情、想实招。

虽然对村里的贫困状况早有预估,但王寨村还是让徐冬梅震惊了:没有自来水喝,经常性停电,到处尘土飞扬。在徐冬梅的眼中,王寨村只有两种颜色:

第一种颜色是灰色。

天空是灰色的,汽车开过扬起的尘土是灰色的,村民的脸是灰色的。

徐冬梅原以为农村没有什么工业,应该没有污染,可是皖北的天空竟然是灰色的,极少能见到蓝天白云,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颗粒物以及难闻的牛羊粪便的气味。村中的道路除一条新建水泥路外,几乎都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土路。

由于王寨各自然村之间距离较远,徐冬梅把自家唯一一辆小汽车开到了王寨村作为扶贫公车。村路破烂,汽车几度陷进泥地里开不出来,车底盘磨损严重。无奈之下,徐冬梅只好贷款买了一辆越野车,专跑王寨村。每次从村里开回合肥,一车身灰色的泥土成了她的汽车标配。

文章来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xxzxyxb.cn/qikandaodu/2020/0731/364.html



上一篇: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下一篇:改革开放强动力 三秦大地创辉煌——陕西改革开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投稿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版面费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