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领导科学建设路径创新探索

来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23 17: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领导科学教研部是党校、行政学院从事领导科学教学培训、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的特色机构,是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发展的重要实体支撑。加强领导科学教研部建设,是形成

领导科学教研部是党校、行政学院从事领导科学教学培训、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的特色机构,是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发展的重要实体支撑。加强领导科学教研部建设,是形成领导科学学术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的前身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简称“测评中心”),成立于2000年6月。自成立以来,在校委的坚强领导下,根据教学培训、理论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现实需求,测评中心坚持以领导科学、人才学为学科建设重点,综合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现代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优势,将干部教育培训、科研咨询、干部考试、人才测评等业务功能融为一体,在专业发展和部门建设等方面积极开拓、不断取得新成效,稳步成长为以领导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为鲜明特色的教研部门。经过十六年的扎实工作和持续探索,测评中心逐步具备领导科学教研部的结构形态、功能特色和发展态势,转型为“领导科学教研部”所需要的条件基本成熟。2016年9月30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校委会决定:成立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同时保留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称号。领导科学教研部(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部、中心合一体制。 从测评中心到领导科学教研部的转型升级,是在治国理政新实践中产生的党校、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建设的上海样本,其创新路径充分彰显了时代特征、上海特点和校院特色。 一、不断强化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良性互动的战略引领。在从测评中心到领导科学教研部的转型升级实践探索过程中,校院工作顶层设计的两大创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 2012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在推进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进程中,制定实施《关于继往开来开创校院工作新局面的若干意见》,提出“38字奋斗目标、五大实施战略、四项工作要求”的“三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一总体布局确立了“落实十二五规划,坚持党校姓党,体现行政学院特色,使办学水准处于全国前列,具有国际水平”的奋斗目标,构建了包括教学品牌战略、科研聚焦战略、高素质队伍和名师战略、管理服务战略和党建科学化战略的实施战略体系,明确了坚定奋斗目标、塑造精神状态、狠抓责任落实、注重人文关怀的工作要求这一“三位一体”顶层设计。这一顶层设计为校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治国理政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的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作了战略理念、战略体系、战略实施机制的充分准备。 201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上海行政学院院长时光辉明确提出,上海行政学院要努力建设“亚洲一流行政学院”。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领导站在治国理政新要求的战略高度,在综合分析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新形势、上海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新要求、学院办学成就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定位。这一战略强调,建设亚洲一流行政学院,要立足上海,带动全国,在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中发挥重要作用:要紧紧抓住一流公务员培训、一流行政学院、一流新型智库三个重点,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和创新、公务员培训、新型智库建设、国(境)内外合作交流等工作。在市领导战略定位的指引下,校院大力深化战略实施,于2015年明确把“建设亚洲一流行政学院”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校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体系,在总规划中加以系统谋划,并专门制定形成亚洲一流行政学院建设实施方案。 上述两大顶层设计创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做好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测评中心创新探索拓展了更加广阔的实践空间。从测评中心到领导科学教研部的转型升级,充分体现了落实校院“顶层设计”、推动校院事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有利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关于着重建设行政管理学、经济管理学、行政法学、领导科学等学科体系的要求,全面夯实校院公共管理重点学科的建设基础;二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校院教研部设置,扩大测评中心以及校院在领导科学领域的国内国际交流和合作;三是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提升测评中心的良好的教学发展态势,为落实教学品牌战略添砖加瓦;四是有利于进一步聚焦重点学科及其聚焦研究领域和方向,落实个性化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五是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主题聚焦、专业交叉、协同创新机制,提升教研咨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 二、不断强化以领导科学为鲜明特色的重点学科优势。在落实校院学科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测评中心以领导科学、人才学为学科基础,重点围绕领导科学理论研究、领导心理健康研究、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研究、人才测评与绩效评估研究等方面,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2009年至2012年出色完成“领导人才潜能开发研究”聚焦领域的各项研究任务,并通过专家评审,获得“优秀”等次。该阶段的聚焦领域研究,从科研项目、权威期刊论文发表、重要学术著作出版、省部级以上科研获奖、重要决策咨询成果、重要课程开发等方面为领导科学学科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为此,2013年校院三大重点学科五年规划又将领导科学纳入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范畴,并将测评中心的聚焦领域由“领导人才潜能开发研究”进一步调整为“现代领导理论和实践”,同时被确立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四大研究方向之一。学科建设定位和聚焦领域的进一步明确,强化了测评中心以领导科学为主要特色的学科建设定位,推动形成了以现代领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大平台,以领导人才选拔任用、领导心理诊断和辅导、领导力的培训和开发为研究重点的“一个平台三个重点”的学科方向研究框架。 三、不断强化以领导干部心理调适实训和能力开发为特色的品牌教学优势。2011年测评中心承办建成“干部心理调适”实训室,完成配套课程开发并不断升级完善。“干部心理调适”实训课程入选“《新闻晨报》迎十八大特刊:党校十课”(2012);承担编写的干部能力培训教材《心理调适》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14年8月正式出版。测评中心同步组建了“领导力”教学项目组,开发和完善了“领导者的角色与职责”访谈式教学、“领导者的影响力”案例教学、“领导者的素质与能力”研讨式教学等系列课程。“干部心理调适”与“领导力” 两个教学项目组双双实现了主体班次教学全覆盖,在相应主体班次的现代培训方式学员评价中处于前列。依托“干部心理调适”实训室,测评中心将品牌部办班“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研修班”课程体系全面升级改版,并成功开发了“干部领导能力开发专题研修班”等部办班项目。 四、不断强化以现代领导理论与实践为特色的精品科研优势。自成立以来,测评中心获得“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突出问题深化研究”“干部竞争性选拔的制度优势和程序规范”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危机后复原力及其开发策略研究”等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8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中的风险沟通策略研究”等中央党校重点调研课题、全国行政学院合作课题等省部级课题12项;发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双重考量》等权威期刊论文10余篇、《杰出领导研究的新视角》等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出版了《领导心理学—新视野及其研究》等学术著(译)作20余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管理经济学基础与应用》1部。另外,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奖项近10次。组织承办了“中国领导科学前沿问题研究”学术沙龙(2010)、“领导力研究进展:理论与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201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提高党的领导力暨学习十八大精神”研讨会(2012)、“企业家心理与领导力”学术沙龙(2013)、“习近平领导思想研讨会”(全国性,201 4)、“海峡两岸公共部门领导力开发研讨会”(2014)、“干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术研讨会”(全国性,2015)、“创新引领:领导的使命与境界——中国领导科学创新学术研讨会”(全国性,2015)等学术研讨活动,扩大了测评中心在国内外领导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五、不断强化以领导人才和干部选拔研究为特色的高端咨询优势。近年来,测评中心积极贯彻校院教研咨一体化战略,积极努力参与决策咨询研究。2012年,承担一项《光明日报》(系列内参专报)的撰写,成果同时获得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批示;2015年4月,撰写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人才困局及其破解》(《内参专报》刊发)获市委副书记应勇批示,相关建议被市委文件采纳; 2015年5月,撰写的《构建科创中心要求的领军人才集聚机制:北京样本的启示》(《内参专报》刊发)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皓批示。承担完成的全市组织工作重点调研课题《上海市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存在的瓶颈及其对策研究》获全市组织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2014)、全市党建研究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2014);承担完成的市决咨委课题《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质量问题深化研究》(2014)、《加强和改进党委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研究》(2015)连续两次获得结项优秀等次。 六、不断强化以领导人才素质和能力测评为特色的专业服务优势。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致力于构建现代领导干部选拔、培训和评价考试的素质测评体系和领导科学实验平台。承担市委党校中青班政治理论水平入学摸底考试和全市各区中青班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的任务多年,组织积极稳妥,管理有序,效果良好。另外,测评中心还长期承担了本市有关委办(局)、区,以及若干事业单位等在内的多批次人员选拔的笔试和面试的委托命题或素质测评任务,有效满足了委托单位的服务需求,受到委托单位的一致好评。凭借技术研发、组织管理与优质服务的综合优势,测评中心的品牌声誉和社会影响不断增强,成功跻身“沪上三大知名的公共考试测评机构”行列。 七、不断强化以对接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为特色的学术平台优势。在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挂靠市委党校的独特优势下,2014年测评中心又牵头发起组建了“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领导教育与素质测评专业委员会”,专委会秘书处挂靠测评中心,为推进我校领导科学的学科建设和部门聚焦领域研究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多元化平台。2016年3月,申报获批“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首批授牌单位,这是校院获得的又一个市级研究基地。目前,聚焦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部门正在积极参与推进“上海张江科技创新国际人才研究”的各项建设工作,努力成为校院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方面军。 八、不断强化聚焦领域引领下专业交叉协同创新为特色的师资配置优势。测评中心现有教研人员15人(含兼职2人),包括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在职称结构上,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2人。在学历结构上,博士或博士在读13人,硕士2人,博士后出站3人。在专业结构上,涵盖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多年来,全体教研人员聚焦重点研究领域,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开展领导科学理论探讨、对策研究和应用开发,形成了主题聚焦、专业交叉、协同创新的教研咨一体化人才团队,一批优秀教师稳健成长,脱颖而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测评中心先后获得校院科研优秀组织奖2次(2007年、2008年), 2014年历史性地获得全校教学优秀组织奖;还有6人次获得科研优秀奖,3人次获得教学优秀奖,多人次获得培训处教学优秀奖等。在高端科研咨询方面也取得了如前所述的扎实成绩,迈上了聚焦于现代领导理论与实践的教研咨一体化发展的新台阶。 当代中国领导科学,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起来。其中,领导科学教研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鲜活地回应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强劲脉动。随着治国理政实践的不断深化,领导科学必然获得更加强劲的创新发展动力,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的党校、行政学院的领导科学教研部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契机。站在领导科学教研部建设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努力抓住宝贵机遇,强化特色优势,深化创新发展,趁势而上、积极作为,坚持教研咨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扎实推进教研部“一部一中心一院一基地”的“四位一体”(“一部”即领导科学教研部,“一中心”即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一院”即上海张江科技创新国际人才研究,“一基地”即上海市人才理论研究基地)功能布局和发展构架,在学科建设、教学培训、科研咨询、人才队伍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系统规划和重点建设,争取经过5年左右的持续攻坚和创新发展,努力把教研部建设成为学科特色鲜明、教研力量雄厚、智库贡献显著,在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同行中具有示范引领性地位,在全国领导科学和人才学界具有广泛知名度和重要影响力的领导科学与人才学融合发展的综合性专业机构,成为对校院建设和发展具有独特贡献、品牌辐射和窗口展示的新型教研部。

文章来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xxzxyxb.cn/qikandaodu/2020/0723/353.html



上一篇:我们的历史与未来—丛书《跨越》(1949—2019
下一篇:延安时代的行政学院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投稿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版面费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